光環舞集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很有企圖心的。他們喜歡做許多嘗試、開發不同媒材與肢體的關係,如嬰兒油、水、或今日的海綿。

我曾看過他們在舞台上使用小型針孔攝影機,近距離拍攝水滴的反射,做一些只有當代藝術才能擔當的舉動

這回"人物語"使用的海綿即是向當代雕塑挑戰,成為一種可扭曲變形的舞台物體。

但想做很多,不一定能成就舞台。如亞里斯多德在詩學所指,事件的編排才是王道,舞臺場景機關只是額外的手法。

在舞者身上我們看到光環的另一種堅持--- 男舞者光頭,女舞者露出半邊屁股。

這場舞作的一開始便由光環的編舞家劉紹爐先生進行開宗明義的解說,透過他自己與裹著海棉的舞者依序的示範,我們清楚看到這些海綿片的接縫,以及它們如何在舞者身上扭曲與阻礙她們的視線--- 讓我回想起小時候包著棉被打仗的遊戲.....這些海綿似乎有些搞笑趣味的成份在。

而劉先生的現場教育性的解說也曝露出一些矛盾,如他是有系統地在說明這個「反思考」的舞,而他小腦般的肢體性是包覆在極簡主義與標準國語的知性下。

介紹半小時後,由女舞者穿高衩泳衣戴著如國劇臉譜的面具,進入海棉墊中,號角聲響起。

 

 

藍光似乎在形容這片伏動的海綿。雖然上方閃著透明反光膠帶,但它舞動著海的波浪感。手一隻隻地昇起,人從波浪中出現。藉由左右翻滾將膠帶黏在身上,解放了海綿,這時出現一位發出小黃橡皮鴨叫聲的胖女孩。

舞者一面發出長音,一邊翻滾著把海綿捲上身,他們突然定格的動作是很有趣。這些海綿墊不平整的軟性邊緣,可惜讓整體線條不乾淨,加上反光膠帶,顯得有些粗糙。現場音樂除了人聲外是日本作曲家的電子聲響,音樂的氛圍是有點不安、奇幻的,跟舞台上搞笑(刻意摔倒、裝怪聲玩遊戲等)的表演似乎有些不搭。

在中間舞者捲成海綿捲狀撲倒後,燈暗,由舞台左側出現剛才的主持人(光環的團長)拿 cd 片公開換音樂。這算是結束了第一個段落,雖然它整體沒有修飾的很俐落,但比起後面諸多段落,算是 timing 拿捏的較好的。

後有一段視覺效果比較成功的--- 類似蕭或 Pan Flute 的日式東方音樂響起,海綿被捲立成各種不同的抽象造型,讓人對這些「物」升起期待。這段似乎比較適合一開始,我們不知道裡面塞了幾個舞者反而有驚喜。

在這場表演除了觀賞到海綿各種不同的運用方法,我們也看到幾種現象:

1. 人聲廣泛的使用 
有時配合節奏,有時不連續的此起彼落,不同音域的拼湊(如引發泛音的發聲法等)。

2. 現場工作人員在舞台上公開換燈光遮色片與 cd
 工作人員一踏上舞台即成為表演的一部份,但此演出並未處理這部份,只是曝露場地的限制。

3. 動作編排上可惜沒有驚喜
海綿是個會遮住身體的物件,但在此並沒有因此產生神秘感或驚奇,反而舞蹈動作比那些海綿形狀都來的具像化。

4. 時間拖太長
雖是來自四個多月的即興,但在過度發展不同想法之下,讓觀者產生疲勞感。

我的觀賞經驗是整個人也逐漸小腦化,視線只停留在舞者們裸露的臀部,爾後產生精神性的疲乏。劉紹爐先生有一種很感官性、很身體性的,像呼吸或排泄般的本能力量,我認為他並沒有完全展現發揮,因為他加了文明的語彙,或許可以更純粹一點,變成完全的骯髒與混亂或是完全的乾淨與整齊,不論哪種極端,重要的是這些編舞的元素期待在未來能更精簡、表達更直接、更有效率地震撼我們。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光環舞集
    全站熱搜

    三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